<s id="isw0q"></s>
  • <u id="isw0q"><wbr id="isw0q"></wbr></u>
  • <u id="isw0q"></u>
  • <u id="isw0q"><div id="isw0q"></div></u>
  • 科學傳播

    2021年世界土壤日系列視頻(一)——防止土壤鹽漬化,提高土壤生產力

    2021-12-06 分享到:
    [video:2021世界土壤日視頻1]

    土壤哺育著世間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然而卻有一種特殊土壤,她斑白黯然缺乏活力,植物和生物種類寥寥可數,這就是鹽漬土。

    白茫茫的鹽堿灘、廣闊的灘涂、龜裂的堿土,都是我們腦海里關于鹽漬土的最初印象。其實鹽漬土廣泛分布于世界100余個國家和地區,而我國可利用的鹽漬土資源約5.5億畝,主要集中分布在濱海、西北內陸、東北松嫩平原、黃河上中游和華北等18個省、市和自治區。

    圖1 西北鹽堿灘、灘涂鹽堿地、龜裂堿土場景圖(從左至右)

    “春冬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咸而板結、不毛之地,這些都是鹽漬土區域的真實寫照。

    大量的鹽堿導致鹽漬土壤理化和生物學性質均劣于健康土壤。較高的鹽濃度增加了土壤溶液滲透壓,減弱了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部分鹽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會導致植物細胞損傷;鹽漬土壤板結、透水性差;土壤生物種類和數量均較少。

    鹽漬土無法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根際環境和生長所需養分,輕中度鹽漬化土壤上,植物生長會受到明顯抑制;重度鹽漬化土壤上僅有鹽生植物生長;而鹽土和堿土上基本寸草不生。

    鹽漬土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是土壤鹽漬化過程的產物。土壤鹽漬化是指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的現象或過程。

    鹽漬化可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例如干旱的氣候,含鹽的土壤母質,地勢低平的洼地,地下水位和鹽分高的區域,都會造成土壤鹽分向上遷移并在地表積聚,導致土壤鹽漬化的發生。

    圖2含鹽的成土母質和地勢低平的洼地(從左至右)

    同時人類不當生產活動會改變原有土壤水鹽運動規律,引起土壤中可溶性鹽分的積聚,造成土壤的次生鹽漬化。如灌溉過程中設施不配套、劣質水灌溉、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水入侵等都可能導致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

    盡管如此,鹽漬土壤其實是重要的資源。防止土壤鹽漬化與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密切相關:首先防止鹽漬化是增加鹽漬區土地生產力,擴增后備耕地資源的重要途徑;其次鹽堿地的植被建設可在防止鹽漬化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環境承載能力;鹽漬化治理過程中土壤有機碳積累是重要的碳匯過程,對實現我國土壤總碳匯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圖3改良技術水稻種植應用和鹽堿區生態環境改善(從左至右)

    防止土壤鹽漬化的核心是根據土壤鹽漬化動態和環境要素特征,進行土壤水鹽優化調控,消減土壤鹽分,防止鹽分積累,抑制鹽分對植物的危害。如灌溉區域應注意灌排設施的配套,避免灌溉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引發土壤次生鹽漬化;施用土壤改良調理劑,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學特性;篩選更適合鹽堿地生長的植物品種;避免水旱插花布局,以免引起水田周邊旱地的鹽漬化;大型水利工程和氣候變化影響下的區域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控,要開展水鹽動態監測,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止發生次生鹽漬化等。

    白花花的鹽堿地上正上演著綠色奇跡,昔日鹽堿地經過治理利用煥然一新,蛻變成未來的米糧倉和碳匯庫。黯然的鹽漬土蓄勢待發,正以欣欣向榮的狀態在糧食安全、耕地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碳中和等全球重大問題方面綻放璀璨的光芒。

    <s id="isw0q"></s>
  • <u id="isw0q"><wbr id="isw0q"></wbr></u>
  • <u id="isw0q"></u>
  • <u id="isw0q"><div id="isw0q"></div></u>
  • 青春禁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