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 · 風貌
為使我所成為世界公認的著名研究機構,必須創建一個設施條件一流、環境優美、資源共享的現代化工作園區。知識創新工程為改善落后的園區基礎設施條件和環境面貌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也使我所迎來了發展史上規模空前的基本建設任務。遵循“面向未來、統一規劃、分布實施、保證質量”的方針,從2002年開始我所先后有一批園區改造與建設工程陸續竣工并投入使用。我所與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攜手共同制定了九華山科學園區建設與改造統一規劃。該規劃方案經過幾輪論證和修改后獲得了中科院的正式批準。根據方案實施計劃,在惠聯大樓、實驗大樓、綜合樓等的新建或改造工程陸續完工并投入使用后,我所的園區建設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了完善功能上。經過全面改造后的職工之家樓投入使用,為我所在職和離退休職工以及研究生提供了一個環境較好的娛樂休閑場所。此外,我所還在原溫室地址建成了一個新溫室,投入使用后為我所今后科研必需的盆栽及模擬試驗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臺。2006年,我所負責或參與的九華山園區供配電系統改造工程和給排水系統及道路改造工程也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野外站的部分設施也得到了改造升級。截止2006年底,我所在試點二期的所有建設工程項目已全部結束,并已通過了科學院的竣工驗收檢查。
在實施大規模園區建設與改造工程中,我們在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程序的基礎上,尤其注重抓好工程質量和功能完善,已完成的惠聯大樓、綜合樓、實驗大樓等基建項目均獲得了江蘇省和南京市的建筑工程優質獎,并順利通過了科學院基建完工項目驗收。
先進的設施、暢通的信息、優美的環境構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工作園區,為我所實現“創新跨越、持續發展”的目標和加快國際化的進程正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