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獻
什么是土壤污染?
人為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并造成危害的現象,稱為土壤污染。當土壤中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并且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土壤污染會導致農作物減產和農產品品質降低、農作物中某些指標超過國家標準、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大氣環境質量降低,并最終危害人體健康。
土壤污染有哪些?
1、污水灌溉:污水和廢水中攜帶大量污染物進入土壤。
2、固體廢棄物的利用:固體廢物中的污染物直接進入土壤或其滲出液進入土壤。
3、農藥和化肥:農藥、化肥的不合理、超量使用,造成土壤質量下降等。
4、大氣沉降物:廢氣中含有的污染物質,特別是顆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進入土壤。
5、 礦冶活動:礦山開采與礦產冶煉幾乎沒有例外地給周圍環境和土壤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文章來源:中國土壤學會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地址:中國江蘇南京市北京東路71號 郵編:210008
電話:025-86881114 傳真:025-86881000 Mail:iss@iss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