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農以土為本。土壤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它是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土壤就沒有農業,也就沒有人們賴以生存的衣、食的基本原料。2018年9月13日下午,南京一中高一AP班37位同學走進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進行科學探究。
首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長呂俊杰博士向同學們介紹了研究所基本情況,南京土壤研究所自成立以來一直肩負著為我國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的重任,凝聚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面向全國的土壤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逐步發展成為在土壤科學領域研究實力雄厚、分支學科齊全并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的國家級研究中心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乃至世界土壤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土壤與環境分析測試中心質譜組王曦老師以報告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了質譜的原理、結構、分類、同位素的基本知識和同位素質譜的應用等內容。蘭平研究員向同學們作了《先進儀器科學普及-蛋白質譜分析》講座。兩位老師帶領同學們進入他們的實驗室,介紹科研使用的儀器,展示科研的過程。
土壤與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分子組黃蓉老師介紹了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常用技術方法,運用熒光顯微鏡、共聚焦顯微鏡、激光顯微切割、二代測序等手段和方法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賈仲君研究員向同學們介紹了土壤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指出人類對每克土壤10億微生物只了解1%而99%是未知,激勵同學們認真學習、勇于開展科學研究。兩位老師帶領同學們進入實驗室,讓同學們運用顯微鏡觀測微生物以及植物細胞,同學們通過動手參與檢測微生物。
同學們在科普基地中心陳冬峰老師帶領下參觀了土壤標本館,陳冬峰老師介紹了館內收藏的近六萬件土壤標本,土壤形態及母質巖石標本約3000件,大型土壤整段標本100多個,這些標本為土壤學家提供了珍貴的科研資料,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在館內,同學們看到全國土壤豐富多彩的面貌,直觀了解我國豐富土壤資源的特征、形成、類型和分布。
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了解科研工作的方法和流程,提高了自身的科學素養,明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
南京土壤所副所長呂俊杰致歡迎詞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賈仲君介紹DNA測序土壤微生物與人類健康
同學們在認真聆聽
同學們參觀南京土壤所科普基地標本
參觀土壤標本館合影
參觀測試中心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