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獻
一、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坐落于風景秀美的南京玄武湖畔,其前身為1930年創建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現有“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土壤養分管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耕地保育”綜合性重點實驗室等10個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室及研究中心,包括3個國家級野外實驗站在內的高端科研支撐系統;高級科研人員150余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及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30余名。作為中國現代土壤科學研究的發源地和研究中心,我所一直肩負著為國家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的重任,凝聚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有300余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已經發展成為土壤科學領域學科分支齊全,研究實力雄厚,研究手段齊備,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國家級研究中心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乃至世界土壤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所為國家首批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目前擁有農業資源與環境(含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資源環境與遙感信息)、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等三個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培養點,錄取的博士研究生享有良好的學習、居住和生活條件,擁有比較充足的獎助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研究所等級獎學金、助研津貼,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各類獎學金等,確保研究生能夠集中精力完成學業。
二、培養目標
我所招收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在本學科領域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及相關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等方面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招生計劃
2023年計劃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48名(含碩博連讀研究生、直博生)。 博士研究生普通統考招生實行“申請-考核制”。
四、招生專業(研究方向)及導師
2023年共有57位導師在6個專業18個研究方向招生。有關導師招生介紹參見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官網導師介紹專欄。
專業 |
學科方向 |
招生導師(姓氏筆畫排名) |
|||
生態學(071300) |
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與調控 |
馮有智 |
劉 勤 |
朱春梧 |
|
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效益 |
吳永紅 |
王 輝 |
|||
環境科學(083001) |
環境化學 |
方國東 |
蔣 新 |
王 芳 |
王玉軍 |
徐仁扣 |
周健民 |
|
|
||
環境生物學 |
褚海燕 |
丁維新 |
王一明 |
||
環境污染過程與風險控制 |
高 娟 |
劉五星 |
劉 云 |
駱永明 |
|
宋 靜 |
宋 昕 |
滕 應 |
王興祥 |
||
堯一駿 |
張桃林 |
|
|||
農田養分循環與環境保護 |
單 軍 |
彭新華 |
施衛明 |
夏永秋 |
|
徐 華 |
顏曉元 |
朱安寧 |
|
||
環境工程(083002) |
污染場地修復 |
駱永明 |
滕 應 |
|
|
土壤學(090301) |
土壤化學 |
杜昌文 |
李九玉 |
王火焰 |
吳龍華 |
徐仁扣 |
顏曉元 |
張桃林 |
趙 旭 |
||
莊舜堯 |
|
|
|||
土壤地理 |
楊金玲 |
于東升 |
張甘霖 |
趙玉國 |
|
土壤物理 |
劉建立 |
潘喜才 |
彭新華 |
張佳寶 |
|
趙炳梓 |
朱安寧 |
姚榮江 |
|
||
土壤生物 |
陳瑞蕊 |
褚海燕 |
丁維新 |
蔣瑀霽 |
|
梁玉婷 |
孫 波 |
王興祥 |
吳永紅 |
||
植物營養學(090302) |
生理生化與分子遺傳 |
蘭 平 |
施衛明 |
蘇彥華 |
|
高效施肥原理 |
杜昌文 |
王火焰 |
周健民 |
|
|
環境脅迫與植物適應生理 |
車景 |
沈仁芳 |
趙學強 |
|
|
資源環境與遙感信息(0903Z1) |
土壤資源演變與評價 |
趙永存 |
劉峰 |
|
|
土壤資源與數字管理 |
于東升 |
趙玉國 |
|
|
五、考核科目
1、初試考核科目:1、專業英語;2、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考試范疇為考生報考學科所屬一級學科專業知識。
報考專業:(1)生態學。所屬一級學科:生態學;
報考專業:(1)環境科學、(2)環境工程。所屬一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報考專業:(1)土壤學、(2)植物營養學、(3)資源環境與遙感信息。所屬一級學科:農業資源與環境。
2、復試科目
(1)英語聽說能力(2)專業知識口試及綜合素質考查(3)體檢
六、報考條件及要求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的學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已獲得國家承認的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員;
(2)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碩士畢業生(能在博士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3)碩士學位同等學力人員。
其中碩士學位同等學力人員是指:
①獲得國家承認的學士學位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達到與碩士學位同等學力;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碩士研究生結業生(報名時已取得結業證書);
③已取得國家承認學歷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但未取得碩士學位的人員。
4.持境外大學碩士學位證書者,須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提交認證報告。境外在讀尚未獲得碩士學位的考生須提供就讀學校出具的在學證明(寫明預計獲碩士學位時間)。若被錄取,在報到時須提供碩士學位證書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報告,否則不予報到注冊。
5、符合碩博連讀轉博報名條件的我所在讀二年級碩士研究生。
6、身體健康,符合我所規定的體檢要求。
7、有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專家(或相當職稱)的書面推薦意見。
8、擬報考定向培養的考生,應具有人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開具的同意報考證明,同時考生要與擬報考的導師進行充分的溝通。
9、同等學力人員報考,除符合上述有關要求外,還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已取得報考專業6門以上碩士研究生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成績通知單)。
(2)已在公開出版的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過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學術論文2篇(第一作者);或獲得過與報考專業相關的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過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
10、三年學制的全日制應屆碩士畢業生報考,最遲須在博士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兩年學制或兩年半學制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須取得碩士學位后方可報考;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取得碩士學位后方可報考。
11、我所不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
12、在高校取得學術型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錄取為博士研究生(簡稱為直博生),具體錄取條件同上。我所所有博士招生專業均可招收直博生。已被確定錄取的直博生,不必參加網上報名。
七、報名時間、方式及報名手續
考生在報考前可與我所研究生部或導師取得聯系。所有考生必須參加中國科學院大學網上報名。考試不收取報名費。
1、網上報名時間:
2022年12月12日-2023年1月12日。網報包括碩博連讀轉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
2、網上報名方式:
考生登陸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ac.cn),點擊“博士報名”,根據自己的情況分別選擇“普通招考”和“碩轉博”兩種類別之一進入相應的報名系統中,進行考生注冊。
普通招考考生考試科目:申請-考核制外國語、申請-考核制專業課一、申請-考核制專業課二。
網上報名時請務必仔細閱讀系統中的“網報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網上報名成功后,考生應及時將以下材料于2023年1月12日前通過郵政EMS郵寄至我所研究生部。逾期未收到材料的視為考生放棄報名。
(1)網上報名系統生成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打印件;
(2)專家推薦書2份(在報名系統中下載);
(3)碩士課程成績單原件或重新加蓋單位檔案主管部門公章的碩士課程成績單復印件;最后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應提交本人研究生證復印件,并在入學前補交碩士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4)非應屆畢業生考生必須提交人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開具的同意報考的證明;
(5)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考生須提交其在所報考學科、專業或相近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第一作者)兩篇以上,或已獲得的省、部級以上與報考學科、專業相關的科研成果獎勵證書(排名前五名)復印件;已選修報考專業6門以上碩士研究生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單(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成績通知單);
(6)碩轉博考生,按照我所研究生部的規定上交材料。
(7)考生所在單位出具的政審表。政審表空表見附件1。
八、考核時間
初試時間擬定于2023年3月20日之后,屆時將于官網公布準考學生名單和考試安排。
考生于考試前一天持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我所研究生部報到,領取準考證,熟悉考場。參加考試的食宿、旅費及體檢費用自理。
九、學費及待遇
按照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有關文件要求執行。
十、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210008,南京市北京東路71號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
聯 系 人:李老師 電 話:025-86881510,025-86881000(FAX)
E-mail: yjsb@issas.ac.cn
本簡章如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相關招生政策不符,以國科大招生政策為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報考人員政審表
姓名 |
性 別 |
出生年月 |
政 治面 貌 |
||||
政治思想及工作表現 |
|||||||
何時、何地受過何種獎勵或處分 |
|||||||
直系親屬有無重大問題 |
|
||||||
主要社會關系有無重大問題 |
|
||||||
單位 |
負責人簽字: 蓋章 年 月 日 |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地址:中國江蘇南京市北京東路71號 郵編:210008
電話:025-86881114 傳真:025-86881000 Mail:iss@iss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