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isw0q"></s>
  • <u id="isw0q"><wbr id="isw0q"></wbr></u>
  • <u id="isw0q"></u>
  • <u id="isw0q"><div id="isw0q"></div></u>
  • 新聞動態

    南京土壤所舉辦“弘揚科學家精神”科研人生座談會

    2021-11-05 分享到:

    2021年11月5日上午,由南京土壤所老科協、黨委辦公室、人事處聯合主辦,青促會、團委和研究生會共同協辦的第八次科研人生座談會在惠聯大禮堂召開。本次座談會以“銘記歷史 賡續血脈——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黨委書記蔡立、副所長呂俊杰和退休職工、在職職工及在讀研究生等老中青代表共計50余人出席,所老科協副會長孫家林主持會議。

    所老科協會長張紹林首先從銘記光輝歷史、賡續精神血脈兩方面回顧了建所近70年來重大重要歷史場景和科學家群像。幾代土壤人始終肩負著為土壤資源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技支撐的重任,孕育了根植大地、勤樸堅毅的品質,體現了心系國家、和衷共濟的擔當。樸實的歷史照片和老科學家的事跡故事,無不激勵著新一代土壤人要始終牢記“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初心使命。張紹林強調,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新征程上,我們要恪守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賡續紅色血脈,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隨后的座談中,退休職工代表徐富安、陳懷滿、李成保、顧益初、史學正等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表達了對土壤所高質量發展的殷切期望和青年一代獻身科研的親切勉勵。“積極傳承有土壤人特色的黃淮海精神,急國家之急做好科研選題”、“年輕人要有好的思想,敢于創新、不斷開拓、善于表達”、“淡泊名利潛心研究,強化基礎學科的建設與發展,發揮特色優勢、做強長板。關注學科交叉,長遠謀劃、前瞻性部署新興學科”、“合理配置人才梯隊”。囑托大家要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內核,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不辱使命,勇于擔當。

    在職職工代表徐仁扣、楊金玲、葉茂等也談了自身的思考與感受,強調了“要注重從野外調查考察中了解實際問題和需求,支撐科學理論不斷取得突破”、“避免浮躁,腳踏實地地做事”、“在基層科研崗位中傳承愛國敬業精神”。2021年度新聘職工代表田芷源和在讀研究生代表胡天龍作為青年一代積極表態,要充分認識“科學研究中堅忍不拔和堅持到底的重要性,培養優質逆商”、“在之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學習和傳承老前輩們奮斗與奉獻的精神,秉持為國家解決困難的決心和找到科學問題的恒心。”

    最后,蔡立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從研究所歷史發展中淬煉特色精神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創新文化建設所取得的一系列務實成果。強調了科學研究本身應該尤其注重科學思想塑造以及發揮腳踏實地、敢做敢想的主觀能動性,再次倡導年輕一代要走進實驗室、走進田間地頭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他說:“科學家精神是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偉大精神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忘我奮斗,離不開科學家精神的大力弘揚,我們要將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號召大家堅持問題需求和目標導向,聚焦主責主業,充分體現專業領域“國家隊”獨特優勢與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我國土壤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量多質優的科技創新支撐,為人民富裕、國家強盛、國土美麗不斷作出土壤人新的更大貢獻!

     

     

     

    <s id="isw0q"></s>
  • <u id="isw0q"><wbr id="isw0q"></wbr></u>
  • <u id="isw0q"></u>
  • <u id="isw0q"><div id="isw0q"></div></u>
  • 青春禁区视频在线观看